在佛州棒球農場有多項訓練課程,這些課程都會根據一開始球員個人的身體評估、投球影像分析後,開出需要強化的訓練菜單。經過60天的訓練後再做評估分析,檢視訓練成果並再調整訓練內容。
以下是幾個訓練項目的影像,有些訓練項目只拍了部分課程,大家可以觀看各影片內說明了解訓練方式。
2017中職專業投手訓練營參與心得系列文章
(1)–佛州棒球農場
(2)–十種容易受傷的投球動作
(3)–各項訓練方式
(4)–王建民與鄭琦鴻投球教學
1.活動度訓練
投球需要運用到身體很多部位,每個部位活動度能力會影響投球表現,因此農場學校會針對每個球員做身體評估,包括了是否有哪些部位疼痛以及各部位活動能力測試,如果身體有疼痛當然要先尋求醫生或物理治療協助。
檢測項目有:
肩膀、胸椎、臀部、腿部直上直下、腳踝、腰部、伸蹲、跨欄、直線前蹲、軀幹穩定性、核心旋轉穩定度。這些項目會分為綠、黃、紅燈,如果檢測為黃或紅燈,就需要針對這些項目做相關訓練。
2.手臂與下半身訓練
對於投球如何運用下半身投球,棒球農場學校有一系列的動作訓練,把投球各階段動作分解,設計一些訓練方式讓身體學會如何運用。
他們有分上半身跟下半身的訓練課程,這邊我只記錄了下半身訓練。
3.FBR下半身訓練法
這個比較偏向是重訓課程,主要以啞鈴、槓鈴、橡皮繩、壺鈴、橡皮帶等器材做訓練。他們強調重訓不需要像健身房那樣訓練出大肌肉,這樣對投球沒有太大幫助,而是訓練投球會運用的部位以及動作。同樣有分為上半身跟下半身訓練,這邊我也只拍了下半身訓練。
4.訓練襪訓練
訓練襪是比較新鮮的工具,它是一個可以套在手上的尼龍步材質袋子,裡面放一顆球,手腕有個帶子綁起來。
讓球員可以像真實投球方式做訓練,因為訓練襪還有些空間,所以投出時候球會稍微跑一下,重力加速度會讓整個揮臂動作更完整,特別是投球後的減速動作可以更有效的做好。
訓練襪也很適合一個人練習,不需要找個牆壁,又因為是真的有拿一顆棒球在投,肩膀是真的會練到。訓練襪可以取代甩毛巾,因為甩毛巾最後沒有重量可以帶動揮臂,訓練襪的優點就出現了。訓練營現場有在賣他們美國帶來的訓練襪,一個1200,台灣似乎不太好買。
除了投球訓練外,也適合拿來熱身,王建民以前比賽也都會使用。
5.彈力繩訓練
利用彈力繩以高中低角度訓練肩膀,訓練方式請看影片。
6.手腕重訓及連結球訓練法
手腕加重訓練以及連結球訓練,連結球訓練主要是讓投球姿勢可以更正確。把球夾在手肘可以讓投球手肘角度小於90度以及避免開掉,球夾在腋下讓手臂不要高於肩膀。抓在帶手套的手,可以避免前導手開掉。
以上是訓練營一大部分的訓練課程,還有部分課程沒有拍到有點殘念,畢竟要學的真的很多,不拍下來記不住阿。但只讓大家可以對佛州棒球農場的訓練有初步的了解,從中找到自己覺得適合的訓練方式。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