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號清晨五點半,搭乘655班次的莒光號從台北到斗南火車站,進行一個人一天的大甲媽祖遶境體驗行。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這場台灣宗教盛會,也是很臨時的決定要去,所以是在遶境第三天而不是第一天開始走。

大甲鎮瀾宮有舉辦一日體驗報名活動,雖然已經額滿,但是只要人到了現場,工作人員仍會安排大家搭上接駁車過去跟遶境隊伍會合。

2015年大甲媽祖遶境從4/17晚上11點開始,真正起轎出發時間是4/18,共9天8夜。

感受一場文化盛會

這次臨時起意參與大甲媽祖遶境活動,是想要親自體驗以往只是從媒體報導的台灣大型宗教活動。感受的不只是宗教信仰的熱力,還可以看到許多在都市裡面很少看過的事情,體驗文化的差異。

大甲鎮瀾宮遶境進香歷史典故可以從鎮瀾宮網站上了解,參與遶境的民眾非常多元,老老少少都有,或是用步行或是單車或是開車,各種方式跟著媽祖鑾轎遶境。

從進香旗大概可以知道每個人走了多少路,許多人進香旗上面綁滿了各個寺廟的符紙,每綁上一個符紙就像解開一項任務。這也很像是打卡,是神明界的打卡。只是像我這樣從中間才開始參與的就沒有進香旗,得一開始在鎮瀾宮那邊才買的到。

 

遶境陣頭

整個遶境隊伍組成相當龐大,這邊可以進一步了解陣頭的組成說明

人氣非常旺的報馬仔

報馬仔是進香隊伍走在最前面,所以看到報馬仔就知道媽祖就快來了,因為身分特殊,沿途大夥都上去合照。

報馬仔的打扮也是有含意,在鎮瀾宮網頁上是這樣寫道:

他頭戴斗笠以防曬, 肩搭簑衣以防雨,身穿黑色衣褲、羊毛襖以禦寒,戴老花眼鏡表示他看得清楚,帶茶壺、留燕尾鬍鬚、吸旱煙管、喝葫蘆酒表示他灑脫自在,攜帶豬腳韭菜表示他不受餓、有吃食而且長生,腳貼五彩圓紙是因為腳生瘡,表示人生難免不全,著一隻草鞋、捲起半隻褲管,表示他雖工作辛苦,但忠於職務,縱使捲起褲管、鞋子掉了一隻,形象滑稽也不在乎。

光是打赤腳走這麼長的路,就知道是非常吃力辛苦的任務。

 

媽祖鑾轎

遠遠的媽祖鑾轎即將到來,大家也都引頸期盼,就怕錯過這一刻。

進廟

媽祖鑾轎進入代天宮時有一段儀式,靠太近會被鑾轎掃到….

鑽轎底

鑽轎底是信徒祈求媽祖保佑很重要的儀式,只是我一邊要趴著一邊照相手忙腳亂,最擔心的是怕趴的不夠低會被鑾轎敲到頭。或許藉由這樣的動作,人們用謙卑的心與姿態來感受媽祖的庇佑。

 

奉獻

在媽祖遶境,沿路都有人供應茶水、水果或餐點,把對媽祖的信仰用這樣的方式呈現,人多的地方免不了也是廠商行銷的機會。

 

這些人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媽祖的信仰

在遶境隊伍中,還有其他來自不同宮廟或是團體,用自己的方式參與,這些都是在都市當中很難看到的。所以參與遶境不單只是看到宗教文化活動,也是看到另一種生活文化。

 

 

 

遶境,也打開自己的心與眼體會

參與遶境,就像環島,不管是什麼原因、用什麼方式讓你走這一回,

在這個過程中用平靜的心、打開自己的眼界,觀察體驗這些可能是我們生活中不太會碰到,但確實都在這塊土地上進行式的人事物。

有可能走過後從此發願以後還要再來走,或者覺得不以為然、觀感不好,但這也是人生的經驗呢。

Facebook 外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