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還算滿常買書的,雖不算是那種重度買書者,一個月大約也會上千元在買書上面。對於常買書的人,買書的管道習慣有沒有改變呢?應該不少人也會好奇。
我就我自己這幾年買書的行為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以前我是誠品的忠實顧客,擁有誠品會員卡。在早期誠品會員卡續卡資格必須每年消費滿一萬元才能擁有,然後享有九折的優惠。甚至我遠在馬祖當兵的時候,也都能夠持續保持。在當時擁有誠品會員卡某種程度也是一種自我身分象徵,愛看書的文青阿。
逛書店看看有什麼新書新雜誌是每個月初都要做的事情。
現在就比較少逛書店了,主要的原因應該是有了小孩後,要去書店行程比較不好安排。其次就是網路買書也習慣了,就不一定非得要去誠品不可。
之前網路書店大概就是博客來了,隨著營業項目拓展,博客來不只是書而已,已經是一個百貨型的網路購物中心。
接著 Pchome24小時書店也出現,主要訴求就是便宜,有陣子我也會在這邊買書。
後來讀冊逐漸興起,這個由前博客來創辦人張天立再被統一拔掉創辦的書店,現在是我買書的主要網站。
以下就幾個因素為何我會喜歡在讀冊買書。
1.網站就只是賣書,單純而直接
博客來自從越賣越多品項後,要買書還得點到中文書,反而多點一次。我只是要買書,讀冊就很直接好找。
2.書味較濃
可以比較一下讀冊跟博客來在頁面設計上以及主題內容選輯上的差異
讀冊的頁面規劃上比較沒那麼複雜,兩欄式設計,中間每一個主題區都是橫著看很一致。
博客來就橫向又有縱向的區塊,瀏覽上視覺反而比較辛苦,不太能夠集中。還有一個我比較喜歡讀冊的是他的上方主打區部分,讀冊的區塊比博客來來的大,視覺上比較清楚外,讀冊的這些主打主題都還不錯的,大部分都會吸引我點進去看。很多時候企劃主題也都滿吸引人也很有趣。
在主題企劃能力上,我覺得讀冊是要優於博客來許多。平平都是書店,賣的都是一樣的書,主題企劃又不只是把幾個出版社的書湊在一起而已,對於主題企劃能不能帶領讀者去認識更多延伸的知識認識更多不同的書/作者是很重要的。誠品在這部份很強,不只是靠裝潢而已。
這樣的影響是,誰能夠給讀者較多的情感支持,同樣的書同樣價格會決定在哪邊買。
3.E-Coupon、回饋金的運用
記得第一次在讀冊買書後,沒多久網站就寄給我一個E-Coupon,很自然的下次買書時候就會想要用掉。讀冊就很常利用E-Coupon,每個月來店禮或者參加一些活動又有E-Coupon。總之幾乎每次買書後就會收到,收到後下次用掉,又收到又用掉….因為這樣差不多就養成習慣都在這邊買了。
4.帳號密碼好不好記
輸入帳號密碼這也是一個因素之一,有好幾次要在博客來買書,但是就是忘記密碼是什麼。博客來的密碼規則比較龜毛,加上又是一陣子才會買一次書,很容易就記不住。
讀冊我就用FB登入,非常快速方便。在這個部分也是影響的因素之一,在博客來受到比較多次登入的挫折。
除了網路書店以外,我自己會去公司附近的小書店,雖然書的種類不太多,但是有時候看到喜歡的書或雜誌直接買都很方便。
獨立書店情感上滿支持的,但是受限位置跟時間關係,並不是那麼常去。
至於電子書呢,主要問題在於ipad不常在我手上阿~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