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台灣正為了服貿協定強行過關開始一波公民抗爭的活動,起因在於國民黨立委張慶忠30秒強行闖關開始。即便號稱民主政治的台灣,立委議員是人民所選出來,但大多數時候他們做了什麼並不是被人民所了解與監督。
去年(102年)參與台北市議會網站改版的提案,當時我在進行提案規劃時候就在想著一個問題:
2010年11月27日大家知道這天是什麼日子嗎?
這天是我們選出議員的日子。
超過800天的時間過去,有多少人知道這些議員為了城市與市民做了哪些事情?
我們常說現在是人民作主,但是我們市民除了投票當天「作主」,其他時間呢?
所以我所規劃的核心理念是「這裡是讓我們了解議會運作、關心自己的城市、積極參與公民政治的園地」、「讓認真負責的議員能夠對市民展現專業問政與服務的舞台」。
規劃了讓民眾可以選擇可以關注哪些選區哪些議員。
這樣民眾可以看到這些議員的最新質詢動態,以及熱門的議題。整合社群網站,讓市民關注自己居住的地區發生的事情,跟議員進行對話。
我在檢視現行議會網站資料看到議會有收錄議員包括質詢、新聞稿、提案等資訊,有的議員是非常認真在參與質詢或提案。
既然有這些資料,我們可以整理出這個議員從他當時參選的政見、質詢、新聞稿、提案,透過圖表可以清楚看出來議員的認真程度,讓市民可以更了解他的選區所選出來的議員都做些什麼。
我希望當市民可以更清楚了解議員在做什麼,誰是認真的議員就更清楚的被看到,雖然多提案跟是不是好的議員不必然有絕對關係,即便有了清楚的網站資訊市民也不一定會有興趣了解,但至少是現在這個公民政治參與的社會應該要達到的基本門檻。
這是當時我在做台北市議會網站改版的規劃,這個想法最後也沒被評審們接受。如果再來一次,我應該還是會這樣規劃。
看看現在台北市議會網站,這樣的議會網站是否滿足市民對於議員資訊獲得的要求呢?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