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到有這麼一個產品,產品吸睛度跟評價很高,但是正式推出後負評如潮的案例。
Gogoro這是這麼一個例子。
從Gogoro在開始媒體曝光,開設體驗店、舉辦各種試乘活動,網路上許多人對於Gogoro的評價是相當正面。
但是當正式產品發表,公布售價後,震驚了許多網友!
短短幾天在FB、論壇上都有許多聲音出來,多數人對於gogoro的偏高價格、產品定位、電池月租費都有著很多疑惑。
為什麼會這樣呢? 網路上也有不少專文從Gogoro定位與定價方面討論Gogoro的問題。
這邊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從產品發表簡報上來看。
在mobile01網站上可以看到當天產品發表會介紹:
電能新世代正式出發 Gogoro Smartscooter 售價與方案公開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出在這一張:
圖片來源: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34511790.A.A46.html
Gogoro為了表示比一般125cc機車擁有成本還划算,做了這張簡報。
(官網FAQ也有 騎 Gogoro 比 125 cc 划算嗎 )
這張簡報突顯出gogoro幾個比較大的問題:
1.產品定位自我矛盾
Gogoro從官網形象、實體體驗門市以及最早媒體曝光時透露是高成本價格不親民來看,他們定位是在相對高階的消費者,這意味著多數騎車的通勤族不是Gogoro剛上市的主力對象。
但是在這張簡報卻又跟一般125cc的機車做成本比較,這顯示Gogoro其實很在意一般民眾覺得他們很貴這件事情,即便這些人不是他們預期的目標消費者。
當Gogoro自己去跟125cc機車做比較時候,就表示他們自己定位是125cc機車的競品。
正好許多人都有騎125cc機車的經驗,那大家自然就是很容易以自己經驗去衡量對比Gogoro價格與價值。
2.拿自己不擅長的來比,忽略自己的特色優勢
打從一開始Gogoro就知道自己的價格一定高出許多,不要也不該去跟一般125cc機車去做價格比較,可是卻這樣做。
這表示他們自己還是很在意這件事情,所以試圖要解釋自己真的更划算。
先看在價格比較上,兩者最後的價差僅僅只有1660元的差異! Gogoro花了那麼大的功夫要說服大家其實他們擁有成本比較划算,可是看下來並沒有多大的差異。
再來Gogoro把補助金額加上去才有這樣價格,這自來自政府補貼而非自己公司所提供的優惠方案,對多數人來看一定會有疑慮:如果沒申請到補助呢?
3.要比就比別人沒有的
既然先天上製造成本就是比較高,那就更直白的告訴消費者,對,我們就是比較貴。
但是我們貴的有價值,我們貴在追求完美與創新的造車工藝、可以讓這個城市有更乾淨的環境、以及更多傳統機車所沒有的便利服務。
譬如一般機車買了以後原廠也不會關心你的車子如何,消費者就是找自己近的車行保養維修。
滿街都是機車行,但是卻要煩惱會不會找到一間黑店被坑了呢?
車子有問題修的好嗎?是不是用低價零件冒充高價呢?
非得要車子要騎到出問題,卡在路上推車嗎?不能預先讓我知道哪些零件可能要壞了,提醒及早更換處理?
這還沒到更高階的產品價值主張,需要的是更貼近使用者的日常騎車真實體驗。
要比的是自己獨特優勢,而一般125機車沒有的地方,這樣的價值差異就會覺得12.8萬是物有所值。
4.簡報是要解決疑惑,不是讓聽眾產生更多問題
簡報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藉由簡報去解除聽眾的疑慮,所以內容上要去預想聽眾會有疑問的地方,透過簡報過解惑。
但Gogoro做這樣的比較說明反而造成更多疑問,甚至我覺得不放這張比較簡報可能還好些。
要怎樣避免這狀況呢?就試著下面這方法。
5.不要在自己的圈圈裡看簡報
很多時候,因為自己是開發產品的人,有許多理念想法要講出來,所以用自己的角度來講產品是如何好,值得你來買。
在一間公司大家因為有著相近的企業文化,觀點與思考方式上很容易同質化。所以並不太容易發現自己的盲點,也就是到底別人會怎樣看待這個簡報。
如果公司裡面能夠有幾個人,思考模式有於別多數同事,那就在內部先聽聽這些人的意見。或者身邊可以信賴保密,不同產業的人詢問他們的想法,找到自己的盲點。
總之避免只有同質化的思考觀點。
Gogoro的產品發表衍生出來的各種爭議與網友迴響,在產品說明簡報而言,是一個滿好的案例讓我們去思考如果用其他方式來詮釋說明,會不會更好?
Gogoro相關文章整理
- gogoro連像樣的理由都說不出來…誰要花12萬買一台「更快速、更智慧、更簡單」的機車? / 商業周刊 李柏鋒
- Gogoro 的美麗與哀愁——從大男人窩在小綿羊的形象照說起 / Inside 洪大倫
- Gogoro 的生活風格是什麼呢? / Taiwan2.0 蔡志浩
- Gogoro的台灣定價合理,或是搶錢? /UDN Mash
- 號稱「愈騎愈新」!Gogoro 售價 12 萬 8000 元,騎兩年比汽油摩托車划算? / 科技新報 呂紹玉
- 好想要台 Gogoro / 廣告小妹
- Gogoro 獨家解密/原來,他一開始不是想做電動機車 / 天下雜誌 陳良榕
- 台灣最有野心的科技產品 – Gogoro / 有物報告 周欽華
- 做機車界的 Google,Gogoro 電動機車打造軟硬體結合交通工具 / T客邦 洪免
- Gogoro 大解密,讓吉米跟大家分享智慧雙輪電動速克達的秘密 / phone4.tw 吉米
- 科技、酷炫、環保:Gogoro 改變你對電動機車的看法! / ePrice 丹尼爾
我覺得好像賣保險, 舉了一大堆數據, 用奇特的計算方法, 要說服你.